平凉

招商网

平凉招商网  >  平凉招商动态  >  静宁:奋发进取三十年 苹果产业大发展

静宁:奋发进取三十年 苹果产业大发展

| 招商动态 |2016-07-24

静宁

奋发进取三十年苹果产业大发展

素以“羲皇故里”闻名远近的静宁,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而且树起了“中国苹果之乡”这块金字招牌。在这块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的旱作农业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崇尚科学、求富思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把发展果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性措施,发动群众向山地、川区进军,修梯田、建果园,持之以恒地推进苹果产业开发,取得了令人欢欣鼓舞的成绩。30年栉风沐雨,30年果业辉煌,48万静宁干部群众用智慧和辛勤的汗水,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苹果产业的路子。

艰辛的发展历程

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零星栽植、探索起步,政府引导、示范推广,规模化扩张、产业化经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四个大的阶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到1987年,静宁县仁大、李店、治平等南部乡镇部分群众传承庄前屋后栽植果树的习惯,自发零星栽植果园,虽然布局分散、疏于管理、收益微薄,但让生活十分困难、渴望改变贫穷面貌的老百姓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1988年初,县委、县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反复算账对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作出了《关于发展苹果产业的决定》,掀起了全县第一轮建园热潮,当年新植果园2.4万亩。经过十五年的努力,果品产业由川区向山区、由中南部向西北部推进,2002年全县果园面积发展到20万亩,形成了一批果园“万亩乡”、“千亩村”和果品收入“万元户”,进一步坚定了全县上下以果兴农富农的决心和信心。县十六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县政府在总结实践经验、科学判断形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百万亩优质苹果生产大县”的发展目标,着力在均衡南北扩规模、打响品牌兴产业、突出特色建龙头、两头延伸增效益上下功夫,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从项目配套、品牌保护、技术支撑、信贷贴息链条延伸等方面加大对苹果产业的扶持力度。推进果园新植速度,近年来每年新植果园10万亩;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兴建金果国际博览城和苹果脆片深加工项目,使龙头企业由单一的贮销型向贮销、加工、配套型多元化方向发展,注册自营出口企业9户,产品销售由拓展国内市场向国际国内市场并重转变,产品的知名度由地方产品向知名品牌提升,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发展格局,带动和促进苹果产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显著的发展成效

静宁县历届党委、政府咬定苹果产业发展不放松,持之以恒地抓,锲而不舍地建,30年的发展历程,铸就了苹果产业发展的辉煌成绩。一是规模优势明显。建成了10个果园化乡镇和60个果品专业村,形成了李店河流域、葫芦河流域和平定高速沿线苹果产业带。目前,全县果园面积达到101.2万亩,户均10.6亩,人均2.34亩。二是质量效益提升。建成了30万亩绿色食品生产认证基地、4000亩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和4.5万亩出口创汇基地,全县果品商品率、优果率分别达到95%和75%。目前,全县挂果园面积达到55万亩,果品产量68万吨,产值25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益395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0%以上。三是品牌效应凸显。静宁红富士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产品、良好农业规范和出口创汇4张国家级名片,我县荣获“中国苹果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县”等7个国家级荣誉称号。业,累计实现果品出口7.2万吨,创汇7565万美元。四是产业集群形成。建成常津公司、恒达公司等贮藏营销型、包装配套型、加工增值型龙头企业50多家,全县果品贮藏能力达到40.1万吨,加工转化能力达到7万吨,纸箱生产能力达到6.1亿平方米。发展专业合作组织128家,初步形成了种苗繁育、技术推广、贮藏增值、加工转化紧密衔接,产前、产中、产后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

宝贵的发展经验

30年来,静宁果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形成了农民增收的钱袋子工程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财柱子工程,也探索总结出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一是行政推动是产业发展之本。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发展苹果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富民强县的重中之重,及时出台一系列促进林果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不变调,不松劲,不停步,促进了苹果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干群联动是产业发展之基。始终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发展生态民生林业的首要环节,各级干部广泛发动,精心组织,深入田间地头,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群众自觉投身到植树造林、栽果建园、发展产业的主战场,为苹果产业发展注入动力。三是典型带动是产业发展之策。坚持以创建标准化示范园为抓手,大力推行联户干部帮扶、群众主体参与的果园示范点培育机制,建成了一批规模大、效益高、带动能力强的示范乡、示范村和示范户,带动苹果产业由点上突破向面上拓展。四是科技驱动是产业发展之要。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突出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突出先进实用技术的集成应用,突出广大果农的技术培训,加强与科研院所的联合对接,聘请专家在技术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指导,形成以专家为核心、以果业协会、县乡技术人员为骨干的技术服务体系,为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龙头拉动是产业发展之力。坚持以农业产业化支撑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把苹果产业深度开发作为重点,扶持能人建办龙头企业,走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之路,延伸了产业链条,加快了地方工业发展,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形成了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产业体系。六是品牌促动是产业发展之路。坚持高标准定位,把大果业、大品牌、大市场作为苹果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做大做强“平凉金果”品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切实提升产业效益。

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分析静宁县苹果产业发展现状,机遇实属难得,发展充满活力。“静宁苹果”品质位居国内产区前列,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国家扶持优势产区、限制次生产区的产业政策导向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优势产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措施,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做强苹果产业;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强烈愿望和积累的经验,为进一步推动苹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后,静宁县苹果产业将按照深化供给侧改革的要求,继续突出扩量提质创牌增效四个重点,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坚持新理念引领、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支撑、新链条延伸、新体系服务、新方式营销、新果农带动、新机制运行,加快苹果大县向苹果强县、绿色果品向有机果品、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转变步伐。力争到2020年,全县挂果园面积稳定在80万亩,果品总产量达到120万吨,产值达到62亿元,农民人均果品纯收入达到9520元,真正把苹果产业打造成为区域首位产业,为着力改善生态环境、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

您看此文用·秒,转发只需1秒呦~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智慧

招商热线:400-151-2002
投资指南

平凉是甘肃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东部,六盘山东麓,泾河上游,为陕甘宁交汇几何中心“金三角”,横跨陇山(关山),东邻陕西咸阳,西连甘肃定西、白银,南接陕西宝鸡和甘肃天水,北与宁夏固原、甘肃庆阳毗邻。 平凉是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和皮... 更多

投资平凉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天水招商引资招商网    嘉峪关招商引资招商网    武威招商引资招商网    平凉产业扶持政策

    平凉土地出租出售     平凉厂房出租出售     平凉仓库出租出售     平凉写字楼出租出售

    平凉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51-2002,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51-2002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产业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